皮埃尔-迪帕基耶,一位坦率而极具感染力的“法国小老头”。
通过交谈,记者了解到了米其林参与F1背后的一些故事。以下便是记者在米其林总部——法国克莱蒙采访米其林全球赛事总监迪帕基耶的访谈录:
记者:2001年米其林重返F1赛坛时,法拉利没有找到你们?
迪帕基耶:最早表示合作意向的有丰田、威廉姆斯还有英美。法拉利也表达过使用米其林轮胎的意愿。最后没有谈成,一是对方要求只给法拉利一家提供;再有财务要求没有达到一致。我们认为:仅从一支车队获取性能数据可能并不一定真实。同样,在不久前巴塞罗那做测试,英美车队的巴顿比巴里切罗每圈快1秒钟,由此做判断可能不真实。只有通过多支车队测试才有可能获取真正有价值的数据。这也是我们既参加F1,也参加WRC、24小时勒芒耐力赛的重要原因。
记者:车界常说,车、人、轮胎是获胜的三元素?轮胎究竟在获胜中起什么样的作用?
迪帕基耶:1981年,雷诺、法拉利都是米其林的合作伙伴。雷诺的动力比法拉利的少100匹马力,但他们最先运用空气动力学原理,在多站比赛中拿了冠军。这说明:获胜最重要的并不是发动机输出极限,而是如何利用扭力;再有使用两样轮胎,赛车运用新技术区别也会很大。当然,卓越的轮胎表现绝对能帮助车队提供竞争力。这一点毋庸置疑。
记者:有消息说,未来F1考虑只有一家轮胎供应商?你怎么评价这项改革?能不能通过事例来印证,你刚才说的投入赛车运动有助于我们民用产品的技术改进?
迪帕基耶:只用一种轮胎,就没有竞争,这不是好现象。米其林参与赛车的目的,就是要证明:我们通过赛车改进技术制造出的产品比对手表现得更优异。如果出现这种情况,米其林是否继续参与值得考虑。至于说到:F1技术在民用产品中的运用,我可以说这么一件事,去年F1赛事中,米其林的湿地轮胎表现并不是很出色。通过比赛获得反馈信息,不断加以改进。在今年比赛中表现比去年要好得多。这一技术改进同样体现在我们新推出的民用Pilot sport PS2轮胎上。
转自搜狐 (姜 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