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炎热的巴林但是对某些人来说心头却是充满了阵阵寒意,这其中包含法拉利车队以及他的赞助商还有支持舒马赫的车迷们,从自由练习赛开始巴里切罗的变速箱发生故障而车队居然会没有备用零件开始,麦斯老人家依照车队的运作与管理经验上来分析,这简直就是不可思议的一件事情,就好像军人出征上场杀敌带枪却没带子弹一般,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这个行军作战的基本道理,我相信身为冠军车队的法拉利当然不可能不知道,唯一的原因就是我先前专栏文章中所提到的,法拉利F2005赛车比原计划提前两站推出比赛完全就是迫于无奈环境下的早产儿!因此对于实际参予赛车运动的专业人士来说,实际上并不看好巴林站的比赛中法拉利车队能有多大作为,但是面对这个问题与来自其它车队的挑战,法拉利车队的赛事运作部门唯一的解决方案?那就是把所有技术资源放在舒马赫的一辆赛车上,企图以舒马赫的高明驾驶技术再加上这一辆成熟度比较高的F2005赛车,让法拉利车队能在巴林赛道能有机会登上颁奖台,但最终这个计划在第12圈之后因为机械故障退出比赛而破灭,而技术成熟稳重的巴里切罗虽然奋勇作战,希望能努力为车队争取宝贵的积分,但最后也因为赛车转向以及轮胎问题未能进入前八强之列。
但是话说回来如果舒马赫的赛车不发生故障退出比赛的话,巴林站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局呢?是不是真能如法拉利车队所预期有机会登上颁奖台的前三名呢?麦斯老人家就简单跟大家一起来探讨这个有趣的问题吧,首先今年赛季排位赛制度的更改之后,使的排位在领先位置的车手更能有机会进入前三甲,在澳大利亚与马来西亚两站都失利的法拉利此时不得不提前推出新版F2005赛车,因此舒马赫就必须再排位赛当中取得前排的发车位置,换句话说能夺得起跑竿位当然是最完美其次才是第二位,这一点舒马赫在两场排位赛当中实际上也完成这项任务,接下来就是在决赛起跑时如果不能超过雷诺车队占据竿位的阿隆索,最起码也要阻挡第三位雷诺车队特鲁利的攻击,但是根据以往的起跑分析来看雷诺车队赛车的起跑装置设计非常成熟稳定,所以要在起跑一瞬间超越阿隆索应该是比较冒险的战术,因此退而求其次采取先阻挡特鲁利然后再追阿隆索的B计划。
由于巴林站第一个弯道是一个右转大于90度的低速弯角,竿位的设置都是位于第一个弯道的对角线位置,这主要是有利于竿位车手不用变换路线而能从外线直接进入弯心,所以一起跑舒马赫就直接往左快速切入阿隆索与特鲁利之间,因为比赛经验丰富的舒马赫知道阿隆索一定是怕他抢先而会全力往前冲刺,这时候的空间位置正好就足够让舒马赫的瞬间切入,而第三位的特鲁利这时候面对不往前冲却变换车线的舒马赫,为了避免赛车追尾的碰撞事故必然不敢大脚油门往前冲,这样一来舒马赫起跑瞬间就已经顺利完成第二项任务,紧接着舒马赫想在进弯前压迫阿隆索而转变路线往内线切入,一来是想找机会超越阿隆索或是造成对手进弯路线失误,二来是因为下一个弯是左转弯道既使特鲁利能追近,但是接下来的左弯舒马赫却是占据外线位置而能压制特鲁利,所以先右后左的连续弯道完全都在舒马赫的战术掌控制中,第三个弯道出弯之后就形成阿隆索领先在前舒马赫紧跟在后,而特鲁利完全被压制在第三位置陷入与威廉姆斯车队的竞争之中。
依照计划完成起跑与前面三个弯道争夺战之后,舒马赫身后的这些车队与车手基本上在第一次进站前已经他没有太大关系,这时候他只要全心全意的来追领先在前雷诺车队的阿隆索,但是身为杀场老将的舒马赫并不是立刻站开追逐,而是以鲸吞蚕食的方式一步一步的逼近阿隆索,从前五圈的一秒左右的差距在十圈后追近到将近半秒的距离,这时候如果在第十二圈不发生故障意外的话,结果可能是在第一次进站前舒马赫以争分夺秒的速度找机会超越阿隆索(但是法拉利近年来已经不太愿意在赛道上与对手直接采用肉搏战式的超车,尽量避免付出碰撞意外这样的惨痛代价),所以舒马赫可以利用比阿隆索晚进站的策略在赛道上追回这不到半秒的差距,或是采用短进站的战术策略来超越阿隆索,即使这些目的都无法进一步来达到的话,离他距离越来越远的特鲁利基本上不会形成威胁,能够稳拿第二的坐二望一战术最起码能够重整法拉利车队与车迷们的士气,但是我们只能说今年老天爷好像已经开始不支持法拉利车队,而比较喜欢雷诺车队年轻的帅哥车手阿隆索吧。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