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记者 章丽倩
上海国际赛车场,正对着本田车库的主看台上,一字排开的四大幅鲁本·巴里切罗的彩图喷绘,再配上拉在上方的印有“我们爱你,你是最好的车手!”的横幅,引得许多对面的车队工作人员都投来了注目礼。而在这些大条幅的边上,那个头戴巴西头巾,身披巴西国旗,手挥巴西大旗的女生便是它们的主人——一个网名“绝灵”的22岁上海女孩。
义无返顾 追随巴里切罗
“绝灵”的话语中总透出一种矛盾性。因为喜欢迈克尔·舒马赫,所以迷上了F1,爱上了法拉利,继而才在大学时选择了德语专业,再后来才知道了巴里切罗。“我是在2000开始看F1的,在我的心里,舒马赫、法拉利、巴里切罗,从一开始这三者就是一体的。”可是,当2005年法拉利与巴里切罗缘尽的时候,绝灵突然发现自己心里有了一杆秤,“一边是巴里切罗,一边是舒马赫和法拉利,我几乎是没有挣扎地就有了取舍。在那一刻我才明白,原来自己最喜欢的是巴里切罗。”
去年,“绝灵”在网上从国外订购了5大本巴里切罗的英文传记,货到后和几个车迷一分,就开始翻译。“我们想要更了解他。现在这个工作已经进行了三分之一了。”生活在塞纳的精神和舒马赫的阴影下——这句话印在了那本传记的封面上。从不平到释然,“绝灵”说现在的自己纯粹是抱着了解巴里切罗过去的心情阅读着。“或许作者对他的描述带了些感情色彩,但至少为我指点了方向。”
今年3月,“绝灵”第一次出国,时间只有3天,目的地则是马来西亚雪邦赛道。其实,才工作一年的她并不是所谓的“白领”或“金领”。说起她的职业,绝对出乎绝大部分人的意料。身为上海最新一代的居委会工作者,她说自己的工资也就刚够普通生活消费。“不过,我和朋友合作了一间漫画书屋,有时还会接手一些电脑制图工作。所以我对F1的热爱总算没有麻烦到家里人。”
立场鲜明,没什么不好
一整面主看台的观众中,除了支持迈克尔·舒马赫的“红色海洋”外,就要数绝灵的那一身装扮最惹眼了。“万红丛中一点绿”的效果当然是不容小觑的。最大张旗鼓的少数派车迷,这么形容应该也不为过。对此,开朗健谈的“绝灵”显然并不介意。“大概是因为中国车迷很少有这样的,所以可能有观众以为我是日本人。把对车手的支持表现出来,这没什么不好。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少数派’。”无奈的笑容浮现在了她的脸上。
谈起与其他车手支持者的相处,“绝灵”说大部分时候还是比较愉快的。就好像这次,她的家里就暂住了3个从外地赶来的舒马赫兄弟的车迷。“没必要弄得剑拔弩张,大家都是因为喜欢F1运动才走到一块儿的。有时候,我们就好像一家人一样。”当然,对于那些很具排他意识的极端车迷,她显然就不太认可了。“以前看F1比赛,喜欢一个车手,我也只是静静地欣赏。不过,后来我发现,越是不出声,好像我们这样的车迷就越受忽视。所以,去年的时候,我才站了出来。”F1落户上海3年,“绝灵”一次也没有落下。但像如此大张旗鼓地摇旗呐喊,那还是从去年才开始的。
昨天的排位赛,一开始并不太理想的巴里切罗最终拿到了第三名的成绩。随着那辆本田赛车的冲线,绝灵和她的同伴举着巴西国旗在看台上一口气跑过了半个主看台。“他进入第三轮我们就很满意了,现在还能从第三位发车,明天的比赛怎么样都没关系了。”在以成绩论英雄的F1车坛,她们的心态显然很是轻松。
那次接触,我至今难忘
2005年,对“绝灵”来说是相当特殊的一年。一方面,巴里切罗离开了效力6年的法拉利车队,转投本田;另一方面,绝灵终于在这一年与自己的偶像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
去年,在F1移师上海的那一周,“绝灵”在巴里切罗下榻的四季酒店外一等就是4个多小时,后来酒店门口出现了一个身影。“我一眼就认出是巴里切罗。在保安还没有反应过来前,我就越过了他们。不过,在我靠近前,他的保镖已经扬起手阻拦。这时候,我就听见一句‘让她进来,我认得她’,那是巴里切罗本人开口。保镖放下了手,但我却又被酒店赶来的保安拉住了。当时可能是看到我哭了的关系,他一把将我护在身后,还安慰我说没事的。”“绝灵”说。原来,在前一天晚上,她已经在一个车手活动的场外站在半人高处,举着巴里切罗的大海报站了半天。而巴里切罗也许就是这样认识她的。 (责任编辑:斯汤达) |